120万的天价国产抗癌药,疗效究竟如何?

热点追踪9个月前发布 Robin
52 0 0
广告也精彩
近期网上热传,作为国产第一款CAR-T细胞药物,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已于上月上市,零售价被爆高达120万/袋!产品生产商复星凯特回应称,市场价还未最终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最终定价也一定不菲。

120万的天价国产抗癌药,疗效究竟如何?

奕凯达究竟是什么药?哪些癌症可用,效果又如何?它又是凭借什么而拥有了如此天价?普通患者又要何时才能用上这款“神药”?

天价神药的来龙去脉

据悉,奕凯达的前身是美国吉利德公司生产的抗人CD19 CAR-T细胞注射液(YESCARTA),经该公司授权并技术转移给国内公司进行生产。YESCARTA是世界上第二款CAR-T细胞疗法抗癌药,已于2017年由FDA批准上市,在美国定价高达37.3万美元。
120万的天价国产抗癌药,疗效究竟如何?
http://medicalkol.com

CAR-T细胞疗法被认为是极有前景的细胞免疫抗癌疗法,其原理是将T细胞进行改造,使它装备有特异性识别癌细胞的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就像给导弹装备了高精度导航器,使T细胞可以高效地识别体内肿瘤细胞,通过免疫杀伤机制来杀灭癌细胞,从而达到治愈或缓解肿瘤的效果。
120万的天价国产抗癌药,疗效究竟如何?
CAR-T细胞疗法原理。doi: 10.1634/theoncologist.2019-0646.

奕凯达及其前身YESCARTA是第二代CAR-T细胞,除了可以靶向进攻肿瘤细胞的CD19分子,还额外增加了CD28共刺激区,而这也是区别于第一代CAR-T细胞的重点所在。研究已经证实,含有CD28共刺激区的CAR-T细胞可以更快地攻击肿瘤细胞,杀伤力更大。

CAR-T细胞疗效如何

CAR-T细胞疗法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本次奕凯达获批的临床适应证是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具体包括: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

  • 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

  •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

  • 滤泡性淋巴瘤转化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国际上已经有多项临床试验研究CAR-T细胞的疗效,与奕凯达关系最密切的是ZUMA-1试验。高危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差,使用经典的R-CHOP治疗后患者死亡风险依然很高。ZUMA-1研究证实,CAR-T细胞疗法可以让这些患者获得长期生存。
120万的天价国产抗癌药,疗效究竟如何?
doi: 10.1200/JCO.19.02103.

ZUMA-1临床试验是一项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用于评价CAR-T细胞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历经4年多的研究显示,CAR-T细胞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5.8个月,4年总生存率为44%。

在对部分患者为期3年的随访中发现,67%的患者体内有CAR19基因检出,并能检测到与普通人群比例相似的多克隆B细胞。这表明,CAR-T细胞治疗可以一定程度地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而不仅仅依赖CAR-T细胞本身的杀伤作用。这可能也是CAR-T细胞输注后,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缓解的重要原因。
120万的天价国产抗癌药,疗效究竟如何?
doi: 10.1200/JCO.19.02103.

但研究也发现,CAR-T细胞疗法副作用明显。治疗最常见的3级以上不良反应有: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有超过一半的患者会出现慢性肾衰竭和严重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可见CAR-T细胞治疗的毒副作用不可忽视,治疗需要在严格监控下进行。

神药何时可以普及

要普及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扩大适应证;二、降低价格。

CAR-T细胞疗法目前还仅限于血液系统肿瘤,对实体瘤如肺癌、乳腺癌等效果不佳。因为实体瘤具有更复杂的免疫微环境,面临着低氧、高酸和免疫失衡等多种因素的干扰,CAR-T细胞的扩增效率和维持时间都大打折扣。要想让更多的肿瘤患者用上CAR-T细胞疗法,必须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工艺上进一步革新。

另外,奕凯达在短期内很难出现大幅降价,这主要是因为药物的制作工艺复杂。CAR-T细胞需要液氮下长期储存,CAR慢病毒也需要-80℃冷链运输,运输半径不超过4小时,这些都让成本大大增加。而且,奕凯达目前的适应证有限,患者群体并不广泛,要想尽量短期内回收成本,只能高价出售。
120万的天价国产抗癌药,疗效究竟如何?
CAR-T细胞制作流程。view.inews.qq.com

奕凯达的前身YESCARTA已经被纳入美国医保,这样患者需要自费约原价的20%,但仍然不菲。奕凯达是否会被纳入中国医保呢?由于我国近年来医保财政压力一路上升,很多受众更广泛的药物尚未纳入医保,奕凯达作为上市后还需进行4期临床试验的药物,医保短期内为其打开绿色通道的可能性不大。
奕凯达的上市为我国肿瘤治疗打开了一扇新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目前全球CAR-T细胞疗法还处于初期,广泛普及还任重而道远。相信当我们逐步实现技术的完全独立,并随着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提升,未来更多的肿瘤患者会成为新疗法的受益者。

文章来源:梅斯医学

参考文献:
1、Caron A Jacobson,et al.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in the Non-Trial Setting: Outcomes and Correlates of Response, Resistance, and Toxicity. J Clin Oncol.2020 Sep 20;38(27):3095-3106. doi: 10.1200/JCO.19.02103.
2、Irene Papadouli,et al. EMA Review of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Yescarta) for the Treatment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Oncologist.2020 Oct; 25(10):894-902. doi: 10.1634/theoncologist.2019-0646.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广告也精彩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