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 VS 临床经验,医院招聘时究竟更看重哪个?

热点追踪9个月前发布 Robin
105 0 0
广告也精彩

本文作者:沉吟

对于医生、医学生求职来说最重要的真的是SCI


很多学硕、学博在求学期间都会把更多精力花在科研上,总觉得科研能力出众就不愁找工作。

但在丁香论坛里有这样一名站友发帖问道


科研能力 VS 临床经验,医院招聘时究竟更看重哪个?
片来源:丁香论坛

据了解,这位求职不顺的毕业生是广东本地人,硕博是国内 top5,本科也是不错的 211,手头上的多篇 SCI 也是真材实料,唯一不足的便是没有规培证。


针对没有规培证这件事,他表示,不规培是为了发表这些基础 SCI。


对于未来职业方向,他的初心就是想当临床医生,只是硕博期间都说科研做的好、文章发的多才能进大医院,所以才选择了学硕学博的道路。


针对这件事,论坛内不少伙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巷西贝吴响应

楼主既然有这种科研能力,你就别报临床岗位了,有的医院科室专门有科研岗,待遇也挺不错的,安安心心搞课题发文章,科里其他的医生挣钱,你写文章带他们,不是挺好的么?


@SuperstarMm


看你应聘的是哪种医院了。大型教学医院,编制有限,没关系,一般不好进。稍微次一点医院,缺的是干活的,还不如找个本科或硕士,还便宜,找个博士跟自己抢主任的位子吗?給自己找不自在吗?


@拉钩小王子


兄弟,你秀得我头皮发麻


@雪山千古冷


楼主还是太嫩了点,几乎没有社会经验吧。楼主以为握有 985 高端文凭+三篇 SCI,就可以在广州城任我行了?


广州城,除了医科大学的基础医学院和少有的几家实力雄厚大三甲外,大多数医院(包含实力不太如意的所谓三甲医院),对纯粹的基础医学研究,尤其不能给医院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基础医学研究,是不会太在意的,楼主可能没想到这点吧。


所以,楼主的目标是医院的话,大概率应聘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楼主手握的三篇论文是偏向临床、实用、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或能带动科室提升层次的项目,那才大受欢迎!


所以,楼主的最佳去处,应该是广州城内的那几所医科大学的基础医学院。


@不爱吃海胆


亲身经历,某个医院宁愿要专硕,都不要没规培证的博士。


@正在邪不干


如果当临床医生,论文写的再好也没用,看病是重点,写文章与看病完全两个事。


@近水楼


中山医的博士,本硕博 985,文章也有(数量多但影响因子没你的高),我好一些同学也是差不多这个背景,在广州找工作到现在也都还没有 offer……


所以其实找不到和你自己本身实力没有关系,和广州这个就业环境有关系。


@GHY1988


建议走科研岗或者大医院博士后工作站,精力有限不然你会发现你被规培同学带会很憋屈


@刚刚 0459

我对明年毕业找工作的前景一片堪忧,我还没有这么多文章呢,只是勉强毕业而已,而且年龄大,没多少竞争力

然而纵观国内大部分医院招聘现状,确实存在有的医院在招聘要求里清晰的表示了 SCI 是一个很强的加分项。

科研能力 VS 临床经验,医院招聘时究竟更看重哪个?

图片来源: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2023 年公开招聘公告

科研能力 VS 临床经验,医院招聘时究竟更看重哪个?

图片来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公开招聘公告

基于此现状,小编想起了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济宁市第一医院」新闻事件。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10 月被撤 6 篇论文:编造研究过程、代写代投


科研能力 VS 临床经验,医院招聘时究竟更看重哪个?

图片来源:济南第一人民医院官网

因存在篡改数据、编造研究过程的学术不端等原因,2022 年 10 月份,三级甲等医院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署名单位的研究论文已被撤回 6 篇。


澎湃新闻发现,其中 5 篇属于国际科学诚信顾问、关注学术不端问题的生物学家伊丽莎白·比克(Elisabeth M BiK)于两年前(2020 年 2 月)公开质疑的 400 多篇疑似「论文工厂」论文之列。


据公开信息称,前述 400 多篇论文中,107 篇论文涉及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无独有偶,今年的 Healsan Consulting 发布了论文撤稿最新数据。

截止到 2022 年 6 月 30 日,世界范围内共有 37,746 篇 SCI 撤稿,其中中国有 17,123 篇,中国论文撤稿占全球所有撤稿的 45.4%。承包了全球的一半。


科研能力 VS 临床经验,医院招聘时究竟更看重哪个?

数据来源:Healsan Consulting LLC


在上半年数据中,2022 年上半年中国 SCI 撤稿数量有 958 篇。


涉嫌数据不可靠的撤稿论文有 402 篇,涉嫌同行评议造假的撤稿论文有 376 篇,涉嫌剽窃所致的撤稿有 290 篇,另外涉嫌论文工厂所致撤稿有 181 篇,错误所致的撤稿有 95 篇。



论文造假、学术不端一直备受业内诟病,但即使如此,每年仍然有很多医生宁愿铤而走险也要不断的发表论文。


现今大部分医院职称评定、申请立项都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不管找工作,升职称,都是「唯 SCI 论」


医生发表量还可能与在单位福利和退休后的待遇挂钩,毕竟职称不同差距很大,这使得医生们不得不盯紧自己的论文发表数量。


同时,医院的排名科研占比也很大,科研项目,国自然基金对于医院都是实打实的资金,都是要有科研文章作为研究支持。


这就不难理解,在济宁为什么一下子涌出这么多的
「假论文」了。


毕竟「一切指标看论文」的考核评价体系仍然是许多医院所重视的。可以说,医院对于高端人才几乎已经是唯 SCI 论英雄了。


为了解医护人员评职称、写论文的真实状况,丁香曾发起过一次调研。


科研能力 VS 临床经验,医院招聘时究竟更看重哪个?
图片来源:丁香园

有医生提到,自己经常收到代写论文的小广告,超过五分之一的人(22.8%)甚至直接承认自己会买卖论文或造假。


为了所谓的职称,医生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研究和撰写论文,不少医院在招聘学科带头人时,都要求发表多少 SCI 论文。不管这些论文有多少,中国已经发表了世界上第一数量的医学论文。


一位全面发展的医生,可以兼顾科研临床。毕竟科研论文的研究来源于临床,临床又获益于科研论文,两者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治病永远应该是第一位如果因为完成科研论文而荒废临床技能的提升,影响病人的治疗才是最大的过错。

那么医院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生绩效评价体系,何时把对临床医生的工作业绩评价回归到以医疗业务为主,教学、科研为辅,这都需要各界不断的去推进。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广告也精彩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