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人工甜味剂会影响肠道菌群,损害血糖水平!

研究成果2年前 (2022)发布 Robin
297 0 0
广告也精彩
8月19日,来自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和德国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学者在Cell上发表的新研究对“代糖的健康性”提出了挑战。

研究者对比了四种不同的代糖对人体的影响,结果发现:非营养性甜味剂并非惰性,而会改变参与者体内的微生物组,甚至损害血糖水平。原来,代糖≠健康,而是“披着羊皮的狼”!

Cell:人工甜味剂会影响肠道菌群,损害血糖水平!

DOI: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2.07.016

早在2014年,该研究组曾开展动物实验,验证了非营养性甜味剂对小鼠体内微生物组的影响。这些结果是否同样会发生在人类身上呢?
带着好奇,研究学者严格筛选了120名NNS完全戒断者(即日常生活中,严格避免使用NNS),并将其分为6组: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叶菊的4个干预组,和葡萄糖、无补充的2个对照组。
上述干预组中使用的4种NNS,均是市售食品中常见代糖,且试验中给予参与者每日的摄入量,低于FDA准许标准。
Cell:人工甜味剂会影响肠道菌群,损害血糖水平!

NNS对血糖控制和微生物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

结果显示,部分NNS会影响参与者的血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糖精和三氯蔗糖的摄入显著提高了参与者的血糖反应,并增加葡萄糖水平的每日波动,该情况会在停止使用代糖后恢复。而阿斯巴甜和甜叶菊糖组中,未出现葡萄糖耐量的损害。
对于代糖不能“一棒子打死”,不同NNS存在不同影响。从对人体葡萄糖耐量的影响情况来看,阿斯巴甜和甜叶菊是优于糖精和三氯蔗糖的。
那么,NNS影响人体血糖等代谢变化的深层原因为何?基于先前的动物实验模型,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人体内的微生物组。
令人惊讶的是,4个NNS干预组均出现了肠道菌群的变化,且趋向不同方向:阿斯巴甜组中最高负荷的微生物组,与多胺代谢有关;糖精组中的最高负荷,与糖酵解途径有关;甜叶菊组中,与脂肪酸生物合成相关;三氯蔗糖组与嘌呤代谢有关,且为四个组中影响最显著的。不仅如此,类似的改变也出现在口腔微生物中。
换句话说,膳食NNS的摄入能从功能上改变人体肠道和口腔微生物组,表明人体内微生物对这些甜味剂是相当敏感的。
Cell:人工甜味剂会影响肠道菌群,损害血糖水平!
NNS对微生物的影响
在过去,人们将这类甜味剂称为“非营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认为它们是惰性的且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但实际上NNS正悄悄地改变着人体内的微生物,而这种改变会进一步影响代谢,包括上述提及的血糖反应!
果不其然,当研究者将NNS组参与者体内的微生物转移到无菌小鼠身上,这些小鼠的血糖变化与供体的血糖变化非常相似:糖精组和三氯蔗糖组的小鼠,有着更明显的血糖水平波动,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阿斯巴甜和甜叶菊组的小鼠血糖变化几乎和对照组无异。
这一步的实验是为了验证因果关系,也就是说,NNS调节了个体的微生物组,进而影响了血糖的代谢情况。前为“因”,后为“果”,而非相互。

不过,研究者也强调,NNS对人体微生物的影响存在高度“个性化”,对血糖变化的损伤也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的微生物组成都是不同的,再加上摄入不同的代糖,对血糖的影响自然也存在很大变数。
Cell:人工甜味剂会影响肠道菌群,损害血糖水平!

从人到鼠转移微生物

综上,这项研究提示:NNS并非如人们一开始认识的那样“惰性”,而会对人体生理产生高度个性化的影响。其中,糖精和三氯蔗糖的摄入,会导致血糖反应的提高,损害葡萄糖耐量,即使未超过规定摄入范围。

这项研究更是在提醒人们,代糖≠健康,不要因为代糖的出现而放纵自己对甜食的欲望,对健康的损害反而更大!
开展完本研究后,通讯作者Eran Elinav表示,人们对于甜食的渴望推动着科学家去寻找更健康的替代产品,但个人来看,喝白水或许是最有效、最健康的解决办法。
回归生活中,周遭食品中的代糖“刺客”确实在不断增加,要想完全避免也不太可能。我们能做到的,更多是在购买食品之前先阅读一下食物成分表,而不要再被“无糖”“低脂”“0卡”这样的字眼唬住!


参考文献:

Eran Elinav, Personalized microbiome-driven effects of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on human glucose tolerance,Cell(2022). DOI: 10.1016/j.cell.2022.07.016.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0919-9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广告也精彩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