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分析撤稿原因
第一,真正的人为错误,例如实验数据或统计分析错误;
第二,学术不端行为,比如捏造、隐蔽利益冲突、违反道德规范和剽窃等。
一般来说,作者撤销投稿唯一的原因是在论文中找到错误或缺陷需要修改。若是因为想转投其他刊物而申请投稿,杂志社一般是不会接受的。若是文章已经快要评审完成的时候撤稿,其他杂志社有很大的可能不会接受你的稿件,因为这涉嫌一稿多投。
学术不端行为撤稿情节重大许多,学术不端行为不仅仅严重伤害科研成果价值,更对研究学者的地位及职涯发展不利。
如果作者否认该情事并拒绝撤稿将会使状况更严重。这会迫使期刊对作者的回应发表极度负面的反馈,这无疑对作者声望造成无法抹灭的污点。
根据国际发表道德协会发行的撤稿指南,其目的是保护科研诚信,而不是惩罚作者。期刊编辑会考虑撤稿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握有怀疑科研文章可信度的确实信息。
如果期刊编辑有明确理由相信期刊发表的文章有可疑的数据,他们会首先调查该案例。如果数据错误不大,期刊会发出更正声明说明错误,但如果调查结果不确定,期刊会针对该文章发出关注声明。撤稿是最后的选项,只有在数据错误过大和影响整个研究结果可信度时才会做出。
期刊并不会从撤稿获得好处,实际上,频繁的撤稿会降低期刊的声誉同时让读者质疑期刊同行评审过程。
建议作者与期刊编辑站在同一阵线,在申请国际基金时,诚实提供期刊撤稿声明,基金审核单位就知道你的撤稿是由于真正的人为错误而不是行为不端。
最后,持续追求科学,发表高质量研究,你的努力与成果质量会说话,将真正人为错误的撤稿影响降到最低。加油!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